几天前,宝马发布了2023年业绩报表,并且接受了采访。
采访过程中提到了一个话题,就是中国的电动化转型和价格战,是否影响到了宝马在中国市场的发展,宝马高层的回复比较果断。
中国市场的价格战的确很凶,但不是一降价就要参与,因为国产车的价格战主要集中在30万以内的细分市场,而这只是宝马的入门级市场。
网友的翻译是:“比亚迪引起的价格战的确影响较大,但撼动不了宝马在国内市场的地位”。
今年2月份以来,价格战打了一段时间,但大多数降价的车型都是在20万以内,其中10万级产品的价格战打的最为凶猛。
事实上,看似凶猛的价格战其实降价幅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,比如说秦PLUS DM-i的终端价格,去年就是在8.5万左右,今年年初下调了5000元左右。
AION S系列车型的此前终端降价幅度在1.4万左右,如今下调到了两万元左右。
凯美瑞的新车价格虽然下调到了17万左右,但老款车型的终端价格基本上也是在16万多,所谓的价格战基本上都只是虚晃一枪,一定程度上的降价,并没有带来大幅度购车预算下调的福利。
一位做了多年车商的朋友表示:“今年的价格战虽然比较凶,但基本上高端车的价格还是比较稳定的”。
从销量布局上来看,宝马除了3系的价格跌到了30万以内,其它走量车型的价格依然比较坚挺,比如说X3、X5、5系的价格,终端均价分别为35万、60万、45万。
宝马所说的“中国车的价格战影响不了宝马”,是站在经营以及事实两个角度所分析的。
一个客观事实是,的确国产车在30万以上市场的话语权比较弱,目前只有几台特殊的车型冲破了市场封锁,比如说腾势D9、理想L系等。
自主品牌一旦立足于高端市场,面对一个没有竞争的局面,必然也不会降价,比如说腾势D9的价格就非常坚挺,不做任何的价格让步。
在高端市场,宝马在全球的话语权依然非常强,品牌价值、操控表现、技术沉淀,在燃油车的细分市场中都是主导者的形象,尤其是在国内市场,不少人在预算饱满之后还是会优先选择宝马作为日常代步车。
但面对国内的电动化转型,宝马也需要找到自己新的定位,虽然目前燃油车对电动车构建起了防御姿态,但大趋势是以智能化、电动化构建起的全新消费方向。
宝马的车系需要在技术、发展路线、智能化表现上满足当下年轻用户群体的消费需求,虽然其在燃油车市场中竞争力较强,但这不意味着其在未来的电动化市场中依然拥有强大的竞争力。
当然,宝马作为百年豪华品牌能够生存如此之久,靠的是发展、进化和改变,在如今的电动化、智能化市场中,宝马想要在国内市场保持持续的热度和活跃度,就需要在产品、品牌文化以及价格上,重新构建起新的体系。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